欢迎进入荣氏商业联合会网站!您是第 1528333 位访问者
注册   登录  




关于荣氏

荣德生的“千桥之德”

当前位置:首页 > 追踪溯源

荣德生的“千桥之德” 发布日期:2016-11-11 13:23:03   来源:摘自-《看历史》 

 

 

 

荣德生的“千桥之德”

 

 

1934年荣德生在六十岁寿辰上,捐资修建宝界桥。

 

60年后,当老桥不能满足交通需要之后,荣德生之孙荣智健又在老宝界桥旁捐资修建新宝界桥。两座设计风格、外观造型几乎完全一致的宝界桥,在湖中倒映,交融,这正是百年无锡平和而悠长的商人力量。

 

事业之成,必以人才为始基,而人才的培养靠学校,兴学才是建设的根本。——荣德生

 

从无锡市区去往鼋头渚景区,必须经过宝界桥。

 

375米长的宝界桥,沟通湖滨路,横跨五里湖,一桥飞架,便将名动天下的鼋头渚、蠡园、梅园联结在了一起:桥东浩淼蠡湖,桥西参差人家;桥南峰翠峦秀,桥北花红柳绿。

 

在1934年宝界桥建成之前,鼋头渚被宝界山、充山两大屏障遮挡,一水之隔,游人难至。出资造桥者,是号称“中国面粉大王”的民族工商业领袖荣德生。

 

1934年3月1日,荣德生六十寿辰。他一直想在五里湖、太湖南北两岸间建造一座桥梁,以贯通太湖各个风景区,为便利游人,也有助于日后滨湖地区的开发利用。于是,亲友们就打算集资以他的名义修一座纪念桥,荣德生答谢称“主人如吃酒先吃一杯,我先造一座为陪”,然后捐出了亲友馈赠的寿礼六万大洋,用来建桥。

 

尔后,花甲之年的荣德生,连日亲赴现场踏勘、选址,甚至参与测流、探土、桩基试验。2月17日,位于无锡西南五里湖最窄处的宝界桥破土动工,雇佣了106名工人实行三班倒作业。

 

这年,历来雨丰水足的太湖,竟然久旱无雨,水位低到桥下,湖底都见了天,建桥速度因此大大加快。一些老人因此认为“苍天都为此建桥善举感动了”。

 

仅用了173天,到当年8月11日,耗资10万大洋的宝界桥就合龙通车了。这时,浙江的钱塘江大桥尚在建设中,宝界桥就是“江南第一长桥”。大桥的60个桥孔,则象征着荣德生的六十寿辰。

 

自此,无锡百姓得以“舍舟渡而畅运,弃绕径以直达”,游湖朝发夕归。而无锡太湖胜景,也因此早早盛名远播。

 

 

 

无锡是典型的江南水乡:京杭大运河贯穿河道纵横、湖滨港汊的市区,交通甚为不便。到民国之世,政局动荡、武人对峙,地方建设少人过问,古来修筑的桥梁多有倒塌毁坏,交通状况更是雪上加霜,更遑论得天独厚的太湖风光、锡惠山水等旅游资源开发。

因此,无锡人一直视修桥为公益事业的重中之重、是最积公德的大事,正如荣德生所说的“在无锡,修桥比铺路更重要,没有桥,出门寸步难行”。

也因此,终其一生,荣德生或集资或独资,在家乡无锡乃至周边宜兴、常州、丹阳等城市造了近百座桥梁,宝界桥只是其中最为人所熟知的一座。

 

 

造桥大业

荣德生的造桥大业,都是通过“千桥会”完成的。这是一个致力于地方桥梁建设的松散公益组织,发起人除了荣德生,还有同为锡商领袖人物的陆培之、薛南溟、祝兰舫等加盟,计划为无锡及其邻近地区造桥一百座。

 

据江南大学教授陈文源介绍,“千桥会”原则上是和地方各承担一半造桥费用。但实际上,在有些特别贫穷的地方,造桥仍是全由“千桥会”出资;有时则是“千桥会”出钱出料,村民出工;还有一种情况是村民的桥梁修建一半后,便再无钱续修,“千桥会”就出钱继续修完——所以当时无锡人就有了一句俏皮话“造桥荣老板报销”。

 

造桥计划的具体实施,则是由贾茂青和朱梅春主持的“百桥公司”来完成,他们是荣氏多年倚重的建筑管理与技术人才。

 

千桥会完成的第一座桥梁,是无锡南长街东南面古运河上的大公桥。当时,古运河之西有薛福成家族的永泰丝厂,但丝厂与桥东的居民区没有桥梁直通,工人们每天上班都只能从东面的跨塘桥、南面的清名桥绕行,每每因为绕路而耽误上班时间,导致工资被扣。

 

更为严重的是,某日有工人从古运河渡口摆渡去对岸,“摆渡人心急,摆渡船悠悠”,一时不慎,这名工人竟不幸落水溺亡。

 

于是工人们纷纷议论,能否在工厂前的运河上造座桥?一呼百应,纷纷捐钱,千桥会也发动集资,不到一年,一座钢筋水泥的大公桥就建成了。

 

又如山北双河尖与盛岸里间的兴隆桥,原本是建于清乾隆年间的竹栏杆三节木头桥,仅步行能过,而且时时摇晃,很是危险,俗名“三节桥”。也是在荣德生六十寿辰上,荣家茂新面粉厂员工徐正华、盛泉荣与贾茂青、朱梅春等人,一起恳求荣德生重造“三节桥”。

 

荣德生一口答应,从上海用轮船运来进口螺纹方钢、优质水泥,当年年底就修成了一座新桥,命名为兴隆桥。如今桥两旁先后造起盛岸市场、凤翔高架桥和蓉湖一号,是人口聚集、百业昌隆的兴盛之地。

 

千桥会一直运作到1937年,因抗战爆发才被迫中止。此后无锡故老一直传颂“荣德生造桥88座”。其中荣德生自己最看重的,还是宝界桥。他曾对同乡的国学大师钱穆说:“他年我无锡乡人犹知有一荣德生,惟赖此桥。我之所以报乡里者,亦惟有此桥。”

 

宝界桥之外,荣德生所造的其他桥梁今在何处?其建造过程及规划的原始资料又在何处?江南大学陈文源教授说,“造桥88座”的说法,最早见于《无锡市志》。后来在荣氏史料《梅园豁然洞读书处文存》中,陈教授又找到了一篇《千桥会造桥记》,其中列举了88座桥名。 

 

然而半个多世纪后,当年的造桥故事,却还是大多湮没了,即便是主持造桥的朱梅春,其子朱振庭老人,也没有对父亲当年的奔忙留下更多的记忆,或是哪怕一张泛黄的照片。 

 

从2002年起,17岁进荣家“申新三厂”、从练习生做起一直干到退休的胡寿松,带领一班人马开始全面寻访这批老桥。

一年后,胡寿松意外地实地勘查出,“千桥会”所造的桥梁,除了已载入《千桥会造桥记》的88座之外,还有4座桥不见于文献记载,总共是92座,其中40座仍在使用,另有6座至今未能确定位置。这92座桥中,无锡本地有66座,都是跨越古运河或梁溪河的大桥,如冯巷村平安桥、高泾村卜卦桥、张家村张家桥、五河村南徐桥、民丰村高长岸桥、龙塘岸村怀陵桥……另外武进有22座、宜兴2座,丹阳2座。

 

 

散财治乡

荣氏之热心公益,或缘于无锡士绅们一直以来崇奉的范蠡“仁商”精神。他们素来不排斥经商,而且还有一种“良贾何负鸿儒”的认同,认为“仕商异术而同志”,于是在晚清民初的实业报国热潮中,纷纷转身成为商人,同时多有“货殖以起家,散财以治乡”的热切愿景。

 

     虽然已是商人家庭第二代,但荣德生与旧时士绅子弟一样,八岁入私塾,九岁开始读“《大学》《中庸》”等古籍,稍长些又时常听父亲荣熙泰强调“一家有余顾一族,一族有余顾一村”。1896年,荣熙泰病逝,弥留之际再次强调“如有能力,即尽力社会。……推而进一县一府,皆所应为。”(《乐农自订行年纪事》)

 

无锡有分送乡人除夕米的传统,荣德生自幼对此印象深刻。1897年,尚未发迹的荣德生受众人之托参与送米,他“沿路听苦者送之,是为代劳慈善之举,下年习以为常”。(《乐农自订行年纪事》)

 

实业有成后的荣德生,越发推崇儒家互助仁爱思想。他认为宋代范仲淹首创的义田是“盛举”,因为“族人贫富不济,且有鳏寡孤独之无依者,有义田租息以给养之,庶几人无所失”。(《荣德生文集》)。1906年,荣德生创办荣氏公益小学,这是其践行公益的肇始。

 

另一令其终身热切公益的动力,则是民国初年席卷全国的“实业报国”热潮。从晚清状元张謇下海开始,许多士绅认为“共和底定”之后,最重要之事就是创办民族实业、振兴国货以图自强,实业有成后,再将大批资金投入地方公益事业。

 

1912年,荣德生作为无锡商会代表赴北京参加第一届全国工商会议,眼界大开,认为“加强自治、兴办公益”是地方实业家的责任,回到无锡后便以“乐观子”为笔名写了《无锡之将来》一文,作为无锡实行地方自治的纲领。

 

这是无锡近代最早的城市规划:修马路、建电厂、建商场、辟民居、建展览馆、开发旅游区……对无锡未来的方方面面都提出了自己的设想,最终要建成一个“世外桃源大无锡”。

文中还有一些美妙的超前设想,如在无锡城内建造大型商场,在龙山、锡山一带山上修建居民住宅区,在太湖之滨建别墅群,在这些居民区附近建公园等娱乐设施,修建高塔供人登高望远看太湖美景等等。

 

他还希望无锡引进大的电气厂,让无锡走入电气时代。他认为,若有大发电厂集中供电,不仅居民能用上电,企业生产成本也会降低。

 

 

改良社会

糅合了儒家“民胞物与”传统和近代改良社会理念的荣德生,从此便以实业家身份,终生致力于大规模公益事业。

 

参加全国工商会议的同一年,他和兄长荣宗敬本着“为天下布芳馨、种梅花万树,与众人同游”的宏愿,在太湖东山、浒山一带购买了150亩山地,兴建了这片对公众免费开放的梅园。在后来的无锡城史中,这被视为近现代锡商群体共同热心公益、造福桑梓的序幕。

 

梅园免费开放后,小商小贩穿越其间,荣德生没有将他们挡在外面,反而为梅园能给他们带来生计而高兴。

 

1914年,由荣德生发起,众多锡商共同出资,建造了自梅园至西门迎龙桥间宽9米、全长近9000米的开源路。这是无锡西郊第一条大马路,它还联接锡宜公路,是贯通6省2市的要道。随后,荣德生又领头捐资辟建了无锡火车站至惠山的通惠路,并陆续修筑城乡各支路。到上世纪20年代末,无锡商人们的捐资筑路里程,已近50公里,近代无锡的路网骨架,至此成型。

 

1920年代,荣家产业大发展,成为商界巨擘。荣德生的视野,随之更加宽阔,提出了以无锡为中心的太湖实业港设想:利用太湖的水利交通优势,将无锡、湖州、苏州等城市联系在一起,依托上海港口和市场,大力发展纺织等轻工业,形成横跨江浙的大工业带。

 

因在公益事业上超乎常人的大手笔,荣氏成了无锡城里实业致富,又公益心炽的社会贤达的“领头羊”和“代言人”,其他士绅商人也纷纷仿效,“着了魔似的”投身公益事业。

 

如千桥会的那些成果中,尽管荣德生起了关键作用,但其中显然也有本地其他乡贤缙绅们不可替代的贡献,大渲口的兴隆桥,就是由在外大渲人组成的“渲社”集资造的,其他如蠡桥、鸿桥则是建造过程中资金不够,再请荣德生出资。

 

无锡县总商会会长钱孙卿、江南大学著名教授钱基博的孪生兄弟,也是以荣德生为楷模,在40年代末用六十寿辰礼金捐建了二泉桥。此桥于1947年完成设计,次年动工,1949年5、6月间通车,将鼋头渚与太湖中风光秀美、却人迹罕至的孤岛中犊山联成了一体。乡人为感谢二钱,便将之称为“二钱桥”,后来就谐音成了“二泉桥”。

 

中坚力量

商人荣德生们的群体发力,于无锡这座城市的贡献,远不止是造桥,他们还关注教育、赈灾、城市规划……乃至这座城市的方方面面。

 

荣德生直到72岁,仍在眺望家乡的未来。1946年6月14日出版的无锡当地报纸《人报》,刊登了一篇《荣德生谈建设大无锡》报道,文中荣德生对记者谈到:“就无锡之地形言,东邻苏州,西毗常州,逐步发展之结果,苏常锡可能达成一片。故就建设大无锡之远景言之,极度发展之大无锡,将为雄踞京沪线、并合苏常、人口数百万之大都市。”

 

与此豪言成为鲜明对比的是,已经跻身中国最富有者行列的荣德生,在生活上却并无奢求,他终生只穿布鞋、布袜、布衫。在一张他去上海所属工厂视察时拍的照片上,还可以清楚地看到,他的长袍比其他人的都短一截。

 

荣德生还格外关注教育,从1906年的荣氏公益小学开始,荣氏先后创办了竞化女子学堂、公益工商中学、江南大学……终其一生,仅在无锡一地,荣氏就兴办了九所小学、一所中等职业学校、一所普通中学、一所四年制本科大学和一个藏书近二十万卷的图书馆,对无锡近现代教育事业贡献极大。

 

1916年,荣德生出资建造的“大公”图书馆开馆,收藏各类图书二十余万卷。当时的上海商务印书馆编审、著名藏书家孙毓修评价说,“我国乡村之有图书馆,且有书目,则以大公为始矣。”

 

在荣德生的带动下,无锡商人捐资办学蔚然成风:祝大椿办大椿小学、周舜卿办廷弼中学、浦文汀办雅言小学……到1920年代,无锡的新式学堂,已从清末的120所陡增至380所,并形成了初等、中等、职业教育并举的格局。

 

钱穆曾这样描述当时锡商们的办学热情:“晚清以下,群呼教育救国,无锡一县最先起。”“凡属无锡人,在上海设厂,经营获利,必在其家乡设立一私立学校,以助地方教育之发展。”

 

正是在这种重商、重文,商文互补的和谐氛围中,无锡的教育水准,也有了飞速的提升。仅无锡鸿声镇,就走出了四位中科院院士:钱伟长、钱临照、钱令希、钱俊瑞,还有后来离开了大陆的国学大师钱穆。

 

荣德生等人热心公益的传统,甚至延续至当代。1994年,当老宝界桥逐渐不能满足交通需要时,已成香港商界达人的荣德生之孙、荣毅仁之子荣智健又捐资3000万港币,在老桥旁边又续建一座新宝界桥,两座设计风格、外观造型几乎完全一致的宝界桥,在湖中倒映,交融,或许这正是百年无锡平和而悠长的商人力量。









首页  追踪溯源  荣氏动态  全国分支  族益会  荣氏商会  基金会  商学院  企业家俱乐部  大事记  招贤纳才
版权所有:无锡荣氏信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  |   地址:中国江苏无锡  |  网址:http://www.rongfamily.com
您是第 1528333 位访问者   苏ICP备17000747号-1
X关闭
X关闭
 
QQ在线咨询

荣氏家族网
(QQ咨询专线)
2715976636